近年來,我國公路橋梁中的危橋比例不降反升。尤其是隨著環氧樹脂建材加固維修規模越來越大,投資也逐年遞增,市場已形成一定規模。
但與新橋建設相比,橋梁加固維修相應的管理措施較弱,由於檢測評定不准確、設計不合理、施工質量不合格等原因,橋梁加固效果並不理想,甚至出現加固後橋梁承載力下降,導致拆除重建的極端案例。
因多跨橋梁施工時間長,各種材料(特別是地材)不是同一批號,質量存在一定差異,施工工藝也可能有變化,季節不同對砼質量也有一定影響,以抽檢判定全橋的技術狀況,必然會出現誤判。近年多座運營中的橋梁坍塌事故,除自然災害、超載等因素外,橋梁病害檢查不細致也是原因之一。
特殊檢查除完成定期檢查的內容外,還要檢查結構材料(如砼強度、碳化、鋼筋鏽蝕、鋼筋保護層厚度、鋼筋間距、氯離子侵蝕等)、結構變形(如撓度、支座位移、基礎變形、裂縫等)、結構動力特性(如自振頻率、衝擊系數等)、實際交通狀況(如交通量、大車混入率等)。這些數據的抽樣檢測頻率要覆蓋全部構件的一定比例,並在全橋均勻布置測點,檢測數據才有代表性。但有些檢測單位往往僅檢查易檢查的橋跨或構件,抽樣不具備代表性,對結構評價不准確。如某32跨16米現澆T梁橋,所有檢測試驗均在端部2孔,檢測結果評價為二類橋,承載力滿足通行要求。檢測後不久,在巡檢中偶然發現第11跨一片T梁跨中附近主筋裸露,立即安排重新全面檢查,發現該處施工時砼振搗不密實,用砂漿抹面修補,經十幾年運營後砂漿脫落,鋼筋裸露,同時也檢查出了其他多處病害,新的檢測結果評價為三類橋,並及時進行了加固維修。
地區經濟發展水平不同,檢測評價結果也有差異。同樣的一座橋梁,在經濟欠發達地區被評為二類橋,而在經濟發達地區可能被評為三類橋甚至四類橋,有些經濟發達地區過分強調橋梁安全,對這樣的橋梁甚至不做檢測就拆除重建,而這些橋梁病害並不嚴重,經簡單加固仍能滿足承載力要求,造成了資源浪費。有些地區對橋梁檢測認識不足,僅憑外觀就進行加固設計,沒有分析病害原因,且設計沒有針對性,加固後不久會出現同樣病害,需重新加固。如某鋼筋砼板拱橋,位於入海口處,由於冬季撒鹽和海洋鹽霧影響,拱上立柱、立柱蓋梁混凝土剝落,鋼筋鏽蝕(見圖1),該橋沒有檢測即進行加固設計,設計方案為拆除橋面系,鑿除立柱、立柱蓋梁松散、剝落混凝土,植筋後加大截面加固。氯離子的存在是立柱、立柱蓋梁鏽蝕的主要原因,氯離子已滲入砼,如果僅鑿除表面松散、剝落混凝土,不能有效清除砼內的氯離子,而氯離子在混凝土內的遷移,將引起新加截面內鋼筋鏽蝕。立柱、立柱蓋梁受氯離子侵蝕損壞,拱圈也必然受氯離子侵蝕,可能是拱圈鋼筋保護層稍厚,還沒有出現破壞。根據氯離子侵蝕規律,拱圈短期內也會出現病害,在拱圈部位出現的局部混凝土剝落、鋼筋鏽碳纖維蝕就是例證。加固中不考慮這一因素,加固後短期內拱圈也會出現氯離子侵蝕破壞,勢必進行第二次加固,而拱圈加固要拆除拱上建築,已進行加固的立柱、立柱蓋梁及橋面系需拆除,浪費了資源。
- Jul 05 Wed 2017 14:37
碳纖維布加固
close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